爱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其实
请记住艾艾贴总代赵泽红的网址:
www.158aiaitie.com
随着久坐的时间越来越长,熬夜的时候越来越多,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好像渐渐出现了各种“矛盾”症状:
嘴边生疮爱冒痘,晚上睡觉又感到脚冰冰凉
吃顿火锅就上火喉痛,吃点冰淇淋又拉肚子
老是感觉口干、口渴,但又出现了尿频情况
……

简单概括,就是上半身常常一阵燥热,下半身却一片寒凉之象。
这种情况,在中医里叫“上热下寒”。
/01/
“上热下寒”的具体表现

“上热下寒”指的是人体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
“上热”的表现: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嗓子干疼、脸上长痘、难入睡、易失眠等。
“下寒”的表现:饮食耐温不耐寒,腰膝酸冷,便溏腹泻,男性有夜尿频多的困扰,女性则常月经不调、痛经,伴有小腹不温、手脚冰凉。
如果你:脸上容易长痘,动不动就喉咙痛,经常心烦失眠,但同时又很怕冷,常年手脚冰凉,喝点冷饮就腹泻……
说明你正处于“上热下寒”的状态。
/02/
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

首先,我们要知道,热气的本性是往上走,寒气的本性则是向下走,若任由它们自由发展的话,将破坏机体平衡而引发疾病。
当机体气机通畅,才能拥有阻止这种两极分化的能力——即把热气往下拉,把寒气往上提,使寒热交流达到动态平衡,人才会健康无病。
现在“上热下寒”的人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现代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影响了气机的通畅:
饮食不节
吃多了肥甘厚腻的食物,容易酿生痰湿,瘀阻中焦,影响气机上下路通路调达。
思虑过度
思虑过度、情绪过激,造成心肝火旺,火盛则伤阴,就容易出现上火内热的情况。


久坐不动
经常宅着、坐着,运动少,下肢经络不通、气血运行缓慢,造成了下寒。
熬夜伤阳
熬夜、贪凉易引起阳气亏虚,而阳气具有温煦、推动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阳气不足自然会引起脏腑气机失调。
讲了那么多,其实简单来说,造成“上热下寒”的原因就是脾肾阳虚,机体上下气机不通,阳气不往下流动,下面就寒,热气都郁在了中上部,上面就热了。
那么,调理的思路就是打通中焦,同时温养肾阳以引火归元,这样上下气机才能交接通畅,阴阳才能相互顺接,使寒热交流达到动态平衡。
/03/
怎么改变“上热下寒”体质

调理上热下寒先要从健脾益胃入手,目的是打通中焦要塞。
艾灸时先灸中脘穴、神阙穴、气海穴,利用灸法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能,强壮脾胃运化功能,调好气机枢纽。
调理“上热下寒”的另一个关键就是温煦肾阳,让身上的火下得来,水上得去,阳气运转有序,从而温暖滋养全身。
《灵枢·本输》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涌泉穴为肾经之井穴,又是肾经经气始发之处,艾灸涌泉穴,不仅可将浮越上行之火下引,又能将涌泉之肾水升发蒸腾以滋养上焦,使上热下寒之症得以缓解。
艾灸之前,可以先按摩或搓揉穴位经络,有利于打开穴位,进一步提高艾灸效果。


对于上热下寒的朋友,调理时切记不能盲目滋补,否则会使上面更热,火越来越大;也不能单纯使用泄火、降火的寒凉药物,不然会让身体寒上加寒、虚上加虚,造成恶性循环。
调理上热下寒的关键是要打通中焦,同时温养肾阳,引火下行。
文章装载来自 艾艾贴订阅号
*文章部分内容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尽快删除处理,感谢!

深圳前海艾艾贴总代理 授权总代:赵泽红 微信号:18823198636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