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骨疽,又有“骨痨”之称,现代医学称之为“骨结核”。本病多由体质素虚,风寒内侵,或饮食失节,喜厚味醇酒,情志不调,或外伤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骨结核是继发病变,大部分骨结核继发于肺部的原发病灶,而原发病灶中的结核杆菌是通过血源感染而侵犯骨骺的。本病临床所见多发于儿童和青壮年。
[辨证施治]
本病多为慢性进行性病程,在活动期多表现为发热、倦怠、食欲差、消瘦、盗汗及贫血等;如是儿童患者则常有烦燥和夜啼现象。局部症状主要为肿胀、疼痛,晚期便出现功能障碍、肌肉痉挛、萎缩、关节畸形、寒性脓肿及形成窦道等,若不及时治疗,常可影响发育或造成残废。
治则:祛风散寒、滋阴温阳、和血逐瘀。以取任脉、督脉、手足阳明经、足太阳、足少阳经和病变局部阿是穴为主。
处方:主穴:大椎、身柱、气海、足三里、绝骨、肩髃、曲池、臂中、魄户、膏肓等。
配穴:百会、腰阳关、肝俞、肾俞、膻中、关元、阳陵泉、三阴交、大杼、昆仑等。
灸法:
(1)隔姜硫磺灸:取硫磺120克,细辛18克,樟脑18克,闹羊花3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火熬化,再倾于石上冷凝,剪成小豆大灸柱,备用。治疗时先以生姜切成0.1厘米厚薄片,放于患处,上置硫磺灸炷点燃施灸,燃完则再取1炷,局部有灼烫感,可将姜片移动,继续灸治,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1次。
(2)复方荆防蒸气灸(八仙逍遥汤):取荆芥18克,防风18克,丹皮12克,花椒30克,川芎12克,当归18克,黄柏18克,苍术18克,苦参60克。上药用布包好,放入瓦钵(其他煮器亦可)中,加水4,000毫升煎沸数分钟后,于患部熏蒸灸之,待药液冷时停止灸治,每日治疗1次,一剂药可使用7天。
(3)复方海桐皮蒸气灸(海桐皮汤):取海桐皮30克,透骨草30克,乳香9克,没药9克,当归18克,川芎12克,白芷12克,川椒9克,红花9克,甘草9克,威灵仙9克,丹皮12克,上药用布包好,按“复方荆芥蒸气灸”操作施灸。
(4)艾炷瘢痕灸:每次选2~5穴,每穴灸3~5壮,艾炷如黄豆或麦粒大,每日、隔日或3日灸治1次,3~5次为1疗程。
(5)艾炷隔蒜灸:参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艾炷隔蒜灸法操作。
(6)艾炷隔姜灸:参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艾炷隔姜灸法操作。
(7)艾卷温和灸:多选用病变局部腧穴,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灸治1~2次,10次为1疗程
艾灸调理骨疽(骨结核)--艾艾贴官方正品授权
记住艾艾贴总代赵泽红网址:
(8)蜡灸:取黄蜡、香油等量,先将香油装入勺内,用慢火烧至滚开,再将黄蜡放入香油内熔化,俟凉后凝固备用。施灸时可将凝固之蜡油化开,乘热用葱白沾蜡油往瘘疽孔及输穴部位上刷抹,使之热熨,如此反复,约抹5~10分钟。最后将凝在瘘疽孔上的蜡油用敷料覆盖固定即可。下次施灸时可将蜡油刮去再行灸治,每日1次。
方义:本病为骨结核,古称骨疽或骨痨,其原发病灶在肺(肺结核),继发病灶在骨(骨结核)。盖先病者为本,后病者为标,治当先治其本,后治其标。本病更应标本兼治之。故取大椎、身柱、肩髃、曲池、臂中、阳陵泉、足三里、昆仑诸穴灸之,以祛风散寒、活血去瘀;取魄户、膏肓者,以益肺而抗痨也;取骨会大和髓会绝骨者,以祛邪而健骨也,取三阴交、肾俞、肝俞,以滋肝肾之阴;取百会、膻中、关元、气海、腰阳关,以温阳益气而兼补真元。如此诸穴合用,标本同治,则结核之痼疾,自可向愈。
[注意事项]
1.灸法治疗本病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因此本病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便可缩短疗程,减少残废,降低复发率。
2.本病在灸治的同时,还可配合抗痨药的治疗,则可提高疗效、加速康复。
*文章有效期至2024年6月11日
*文章转载来自 艾艾贴订阅号
*文章部分内容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本文如有侵犯了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告知即删;
*本资料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意味对此作出任何承诺;
*注:以上内容仅提供一种治证思路,供参考。
*本资料仅供内部学习资料,请勿做商业使用;
深圳前海艾艾贴总代理 授权总代:赵泽红 微信号:18823198636
没有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