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心系统
在中医里,人体就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内联六腑、五官、九窍、五体、五志、七情,外合自然界五方、五时、五气、五化、五色、五味的有机整体。
今天,我们来学习——心系统。
中西所讲的“心”含义是不同,中医学所说的心,除了心脏以外,更多的是一种功能性的描述,而不是单指心脏。
只要是跟“心”主宰的功能相关的,都在 心”的范畴,有一定的虚拟意义,是按照生理功能及位置划分,如其中心“主神明”,表示心控制人的精神意识活动。
而在西医上的“心”则单独指心脏,是一个由心肌组织构成并且有瓣膜结构的空腔器官。这一大家要区分清楚。
中医讲的心系统——除了指解剖的实质器官,还包括了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
心的位置:位于胸中两肺之间偏左下方,橫隔膜之上,外形像个倒垂的莲蕊,大小和本人的拳头一样,外有心包卫护。心脏与血,脉组成血液循环系统。
心为君主之官一统领全身,《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里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脏好比是一个国家的君主,国家的安全、前途、未来全都跟君主息息相关。
如果是一个圣明的君主,就会国泰民安,如果是一个昏庸的君主,就会天下大乱(身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心的功能与特点:
一,主血脉,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血就是血液,血液流布全身,供给养分,带走废物。
脉,就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
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
心脏不停地搏动,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循环,周流不息,成为血液循环的动力。
心主血脉在正常的生理表现是:
心脏搏动正常
面部红润光泽
舌质淡红润泽
脉象缓和有力
二,心主藏神
《黄帝内经.素问.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心主藏神就是指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和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人体各部分的功能互相协调,那人就会精神饱满,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身体协调。
如果说一个人“失神”,也就是神气涣散了,就会出现目光散乱、神思恍惚、言语不清、胡言乱语,狂躁不安,二便失禁等现象。
心与形体官窍的关系:心脏的功能正常与否都可以在身体上反映。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 ,所谓“望” 就通过对身体的一些小变化,可以察觉出健康与否。
1.心在体为脉:
心在体合脉,就是心在体内主管全身的血脉,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脉搏正常的表现是缓和有力。
2.心其华在面:
中医认为,心之华在面,因为人的心气外应于面,所以根据面部的状况便可对心进行保健,正常的情况下,面部是红润有光泽。
3.心开窍为舌:
心脏是实心的器官,要发挥作用,必须开窍,窍口是与外界信息、能量交换的通道。
我们可以从舌头看心脏的健康,所以心开窍于舌头,正常的表现是舌质红润,味觉正常,运动灵活,语言清晰。
4.心在志为喜:
心在情绪上的表现是喜,正常的表现为欢喜适度,精神愉悦,中医认为大喜伤心,这就是说,过度惊喜会使心功能受损,比如范进中举就是大喜伤心的典型例子。
5.心在汗为液:
从体液看心脏的健康,正常的表现是身体排汗适量,不多不少。
心之液,血汗同源,大汗可亡心阳,也可亡心阴,所以除了运动之外,平时应尽量减少出汗。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