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拉肚子别大意!“多泻之秋”要警惕
开学之后,许多孩子都进入了忙碌的生活节奏中,饮食习惯不规律,导致“忽然一夜秋风凉,腹泻孩子排成行。”最近和许多家长朋友聊天,才发现,碰上宝宝拉肚子正发愁的爸妈还不少。
秋季天气转凉,人体如果阳气不足,抗病能力也会减弱,特别是脾胃娇弱的小朋友,最容易发生腹泻一类的疾病。

孩子拉肚子可不是件小事,严重时可致命!世卫组织(WHO)就曾统计过,腹泻病是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导致约52万名五岁以下儿童死亡。身为家长,一定得懂得如何正确应对秋季小儿腹泻!
护理重点:预防脱水
腹泻每年夺走几十万儿童的生命,主要的死因是腹泻引起的脱水,除此之外还可能有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所以,发现孩子腹泻了,首要任务是预防脱水。
目前较常用的是口服补液盐Ⅲ,喝的方法也简单: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配比,让孩子少量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孩子说口干才喝。
改善腹泻:艾灸四穴
补液是为了预防脱水,艾灸则可以帮助止泻。
灸脐是中医里很常用的一种方法,肚脐中心又称为神阙穴,这个地方皮肤比较薄,又有一个窝儿,所以艾灸容易在这个地方进行渗透,调理肠胃、敛肠止泻的效果不错。
神阙穴附近的穴位,如中脘穴、天枢穴、气海穴,也是调理腹泻的要穴,可以一起灸。因为艾草本身就有温通经脉、理气祛寒的作用,同时艾灸这几个穴位,能够发挥刺激穴位和燃艾温热刺激的双重作用。




辅助调理: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也是中医里的“独门武器”,相比于西医的打针吃药,中医通过推拿、灸法这些“不痛不痒”的方法轻松改善腹泻,对于孩子来说,更加乐意接受。
腹泻的小儿推拿手法:补脾经、运土入水、逆时针摩腹、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清小肠经。
补脾经300次:将孩子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

运土入水100次: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推至小指根,称为运土入水。

逆摩腹100次:将手掌放于孩子腹部,以肚脐为圆心逆时针方向按揉。

推上七节骨50次:以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自下而上直推。

揉龟尾100次:龟尾穴位于背部尾骨末端。

出现水样便的情况,除了腹泻的基本用穴外,还要加清小肠300次:小拇指外侧从指根推到指尖,就是清小肠经了。

试试食疗:石榴皮汤
关于秋季小儿腹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推荐用石榴皮汤:
取陈石榴皮3克或6克,捣碎,煮水或煮粥喝。如果使用鲜石榴皮的话,因为有水分,所以用量要翻倍。

石榴皮具有收涩、解毒的作用,能一边止泻,一边消灭外邪,临床上有很多医生用石榴皮汤来调理不伴有脱水或仅有轻度脱水的病儿,收到的效果都不错。
在疾病恢复期间,孩子的饮食最好还是少渣、清淡、软食,也就是奶、米汤、粥、面条、烂饭为主,不吃生冷的、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特别是生冷的东西。
预防腹泻:做到4点
1、很多腹泻都是“病从口入”,所以一定要注意食物新鲜、干净,以及孩子和喂养者的手部卫生。
2、不要让孩子吃生冷食物,过于寒凉的瓜果也不要吃了,以免刺激肠胃引发腹泻。

3、天气温度多变,注意适当给孩子增添衣物,晚上睡觉时也要多留意孩子有没有盖好被子,特别要注意肚脐保暖,这是最不能着凉的地方。
4、不要让孩子和腹泻的小朋友一起玩。有些腹泻是具有传染性的,容易在家庭和朋友之间造成传播,节假日的时候少带孩子去室内游乐场等不通风、人多的场所。
文章转自艾艾贴订阅号
文章转自艾艾贴订阅号

深圳前海艾艾贴总代理 授权总代:赵泽红 微信号:18823198636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