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杀到,易带来4种病!这3件事千万要做
请记住艾艾贴总代赵泽红的网址:
www.158aiaitie.com
俗话说:“秋老虎,毒如虎。”
俗话说:“秋老虎,毒如虎。”
最近多地高温频现,不仅丝毫没有秋凉的感觉,反而呈现出不亚于盛夏的暑热逼人。
民间将这种气候现象称为“秋老虎”,意指立秋后出现的高温天气,让人们酷热难耐,就像老虎一样蛮横霸道。
“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八九月夏秋交接之时,盘踞的时间有长有短,高温持续时间通常会超过4天。
有时“秋老虎”还会来了去,去了又回头。一旦我们疏于防范,就容易招惹疾病的到来。
/01/
谨防秋老虎“咬人”

白天热浪袭人+昼夜温差加大+暑湿与秋燥并重=“秋老虎”来者不善。
多变的天气让秋老虎“咬人”更凶,这段时期,人们容易生这4种病:
● 中暑
中暑不是夏天的专属,“秋老虎”造成高温重现,同样也会引起中暑。
中暑可大可小,轻则会出现恶心呕吐、胸闷无力、头晕眼花、大汗淋漓等表现,重则可见呼吸急促、高热、昏迷等,甚至危及生命。
● 感冒
此时是一年中温差最大的日子,昼热夜凉,寒热多变,罹患感冒的几率大增。

这个时期尤其容易发生胃肠型感冒,除了有与普通感冒相似的咳嗽、流涕、咽痛、发热等表现外,还会出现呕吐、腹泻、反酸等胃肠道症状。
● 心脑血管疾病
“秋老虎”所带来的闷热高温天,会使人体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度升高,容易致使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同时,高温环境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也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 便秘
“秋老虎”还会带来温燥之邪,燥易伤津,人体津液亏损就会引起口唇燥裂、毛发干枯、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
肠道也会因受燥气损伤而变得干涩,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
/02/
“伏虎”谨记“六字诀”

秋老虎正处于高温高湿的夏秋相交时期,一方面,暑热未退而秋燥渐重,人体面临“双重夹击”;
另一方面,许多人身体内还积聚着夏季的暑湿,湿邪易困遏阳气,造成阳气不通、机体免疫力下降。
以上因素是造成“秋老虎”期间容易生病的根本原因。想要“伏虎”保健康,有3件事千万做好。
① 护阳
人体的阳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顾护、通达阳气仍是养生防病的关键。
艾灸能直接产生温热作用,驱散阴寒湿邪,补益人体阳气。
大椎穴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是阳气上升至头部的枢纽,既可通阳泄热,又有助阳祛寒之功。

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第一要穴,灸之能调畅气血、养护心阳,起到护心的作用。
曲池穴是大肠经的合穴,是一个阳气很足的穴位,所以这个穴也被称为“阳泽”。艾灸这个穴位对高血压、便秘等都有调节作用。
气海穴被称作人体之气的归处,就像海纳百川,所以叫它“气海”。艾灸气海有舒畅气机的作用,同时也能预防或调理感冒、腹泻等虚寒性疾病。
② 润燥
秋燥当前,燥邪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它侵犯人体,易耗损阴津。
想去秋燥必须养阴,饮食上应以滋阴清热、益肺润燥、生津止咳的食品为主,如蜂蜜、百合、银耳、梨、白萝卜、鸭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同时也要搭配一些祛湿化滞、和胃健脾的食物,像莲子、薏米、冬瓜、莲藕、山药等,以祛除体内残留的湿气。
少吃辛辣煎炸之品,防止辛温助热,加重肺燥、湿热症状。
③ 避暑
尽量避免在高温、高热的环境下活动,正午前后要尽量减少外出。
高温天气下,一定要适当多饮水,以补充体内的水分,但不宜一次性灌太多水,这样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
多次少量、小口慢饮,才是喝水的正确姿势。
文章装载来自 艾艾贴订阅号
*文章部分内容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尽快删除处理,感谢!

深圳前海艾艾贴总代理 授权总代:赵泽红 微信号:18823198636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