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很多是吃出来的!
一个“癌”字三个口。
很多癌症的发生,都与“吃”密切相关。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前十的肿瘤当中,有一半是消化系统的肿瘤,包括肠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
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中国因为饮食结构而导致的癌症死亡率,位居世界人口前20的大国中的第一名。
那么,中国人的哪些饮食习惯是导致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我们又该怎么做来降低患癌风险呢?
/01/
这些食物会增加癌症风险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癌症更容易盯上长期吃这6类食物的人。
● 烧烤、油炸食品
食物经过烧烤或油炸后,可产生1类致癌物苯并芘。这些致癌物会在人体内长期积聚,损伤人的肠胃,诱发胃癌、结肠癌等肿瘤。
● 咸鱼
咸鱼在制作中会以盐腌制后再晒干,这过程中会生成亚硝基化合物,例如亚硝基二甲胺,其具有明确的致癌性。
● 腌制肉类、咸菜
这些食物中亚硝胺含量较高,这是已经被世界公认的强致癌物,长期摄入,易导致癌症的发生。
● 过咸的食物
高盐饮食的人和那些清淡饮食的人相比,胃癌的发病风险增加两倍。这是因为过量的盐会导致渗透压高,破坏胃黏膜的保护作用,长此以往,容易诱发胃癌。
● 过度摄入红肉
过度摄入营养物质,尤其是富含丝氨酸和蛋氨酸的红肉类(猪肉、羊肉、牛肉等肉类),会提升罹患肠癌的风险。
● 酒精饮料
酒精会造成肝脏以及胃黏膜的损伤。经常喝啤酒或其他含酒精饮料的人,罹患肝癌、食道癌、结肠癌等肿瘤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02/
发现这些信号要当心
胃肠道癌症的初期往往具有隐匿性,以前常吃这些食物的人,一定要留心身体是否出现了这些“信号”。
● 胃癌的早期表现
胃部出现癌变,其消化食物的速度会变慢,营养物质的吸收受到阻碍,人就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明显下降的情况。
多数胃癌患者发病初期还会出现上腹不适、隐痛、食后饱胀及轻度恶心感。随病情进展,疼痛转为持续性。
● 肠癌的症状
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
随着病情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或伴有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
/03/
养好肠胃,记住这些
中医早就发现饮食与疾病的密切关系。《济生方》指出:“过餐五味,于腥乳酪,强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久则积结为癥瘕。”
因此,防病先要调饮食,生活中应注重食物品种的多样性,多吃蔬菜水果、奶类、大豆等,控制盐、油、糖的摄入量,三餐保持规律,进食时避免狼吞虎咽、暴饮暴食等。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灸法对肠胃进行保养。《针灸资生经》载:“凡饮食不思,心腹膨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胃病者,宜灸中脘。”
中脘穴是八会穴之腑会,有补益中气、和胃健脾的作用,配合神阙穴、关元穴,能促进腹内脏腑气血流通,并使肠胃气机得到疏理。穴位查询
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刺激此穴有助于消化系统功能旺盛,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濡养全身,常常艾灸,还能起到益气升阳、强身益寿之效。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