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暑假遇上三伏天,孩子怎样玩才不受罪?
暑假到了,公园内、小区里时常传出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对于孩子而言,暑假最大的功能就是吃喝玩乐,但是呢,家长们也不能让孩子太过“放纵”,当暑假遇上三伏天,要想宝宝过得健康舒心,要注意的事情多着呢!
夏季出汗多,易失津液,可以给孩子们适当吃点酸甜水果,如草莓、葡萄、菠萝、芒果、猕猴桃等,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可防止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同时可以生津解渴、健胃消食。但要注意有些水果属于生冷寒凉范围,吃多则易伤脾阳。
比如西瓜多汁可口,一口咬下去,那种甜甜沙沙的口感,让孩子们爱不释口。但“不幸”的是,孩子们最爱的西瓜,偏偏就是属于偏寒凉的水果,所以家长们要长点心啦,给孩子吃西瓜等水果一定要适量,以防引起腹泻、肠胃不适等疾病。
另外,三伏天时期,儿童的脾脏功能弱,对含激素、添加剂多的食物解毒能力差,因此应尽量少吃油炸类食物、韭菜、扁豆、动物肝脏等。
三伏天吃丝瓜倒是不错的选择。俗话说,“伏天吃丝瓜赛人参”,丝瓜里边含有人参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适合伏天食用,可以解暑防燥。
三伏天高温炎热,儿童在平时玩耍、运动的时候特别容易出汗,此时家长们要注意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儿童饮水时以白开水为主,避免喝含糖饮料。纯净的白开水最容易解渴,它进入体内后可以立即进行新陈代谢、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
由于胃容量小,儿童喝水时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一般上午、下午各2-3次,晚饭后根据情况而定,2-3岁儿童每次喝水50-100ml,4-6岁儿童每次100-150ml为宜,2-5岁儿童每天水的总摄入量(即饮水和膳食中汤水、牛奶等总和)为1300-1600ml。
还有,对于脾胃虚弱的孩子来说,冰淇淋、汽水、冰水一类的冷饮一定要忌口,不然容易引发肠胃疾病。
中医强调“春生夏长”,夏天儿童精力旺盛,可以适当适应人体阳气变化规律,做到“早起晚睡午补觉”,但同时也要保证孩子作息规律,不要因为暑假贪玩造成生物钟紊乱。
虽说“晚睡”,但也不能太晚,最好晚上十点前就要入睡了。因为晚上十点就开始进入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睡得越晚,分泌的激素越少,越不利于孩子的发育。还有,睡前不要让孩子吃零食了,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睡前吃东西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还会导致消化不良。
中午可以多补觉,有利于气血平衡、补充体力,为下午的活动提供充足的精力,午睡最好控制在30到60分钟之间,超过一小时反而可能影响到晚上的睡眠。
高温天气应减少户外活动,尤其要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活动。一般来说,晴日里,上午九点以后就不宜外出,尤其要避开中午12点到下午16点的炎热时段,居室内则要注意适度的通风和降温。
在室内活动,可适当开空调,但是温度不要过低,一般控制在25℃-28℃比较好。开空调时不要将出风口对着孩子直吹,特别是不要直吹宝宝的头部、颈部、胸部及腹部。
另外,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和汗腺未发育成熟,对室内外温差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可以在孩子出门前15分钟,提早关掉空调,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温度的变化。
如果要进行户外活动,家长们可以选择阳光较为温和的清晨或是黄昏,吃完早/晚饭带着孩子在小区内或是附近的公园里散步、玩耍。
当暑假遇上三伏天,闲暇时家长们还可以帮孩子做一下艾灸,儿童属于稚阴稚阳之体,体质纯净,做三伏灸更容易激发经气,比成人效果还好呢!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此时人体腠理疏松,毛孔扩张,艾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起到温阳通络的作用,从而预防或调理一些儿童易患的虚寒性疾病,如小儿哮喘、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脾胃虚寒、慢性肠炎等,中医称为“冬病夏治”。
另外,人体机能是很强大的,自带防病系统和愈病系统。临床实践发现,越小的孩子进行“冬病夏治”,愈病潜能越容易被激发,也就是说身体会更壮实,不易得大病,得了小病也容易不治而愈。
呼吸系统不好的宝宝灸这里
肺俞穴、膏肓穴
膻中穴、大椎穴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穴位
消化系统不好的宝宝灸这里
中脘穴、脾俞穴
胃俞穴、神阙穴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穴位
免疫力较低或者单纯想要防病保健的宝宝灸这里
关元穴、身柱穴
命门穴、肾俞穴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穴位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皮肤娇嫩,家长们帮其艾灸时,需要随时注意宝宝的皮肤感受,避免灼伤皮肤;艾灸期间要饮食清淡,少食生冷、油腻、辛辣及过咸的食物;艾灸时要避免吹空调、风扇,灸后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澡洗手,当天不宜进食冷饮;要多关注艾灸时及艾灸后有无过敏或者不良反应。
艾艾君要提醒一句,体质差的儿童,做完艾灸后可能会出现低烧,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因为体内正在进行“正邪”斗争。只要不超过38℃,多喝点水就可以缓解,家长们不用过于紧张。
文章转自艾艾贴订阅号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