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补气血,养出容光焕发好状态--艾艾贴分享
记住艾艾贴总代赵泽红网址:
正如花卉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才能绚烂绽放。
女子的美丽与健康也离不开气血的持续供给。
水谷从口而入胃,经过胃的受纳和初步消化,然后到脾,经过脾的进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精微部分变为气血而布散全身。
因为水谷精微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而水谷精微是经过脾的运化而完成的,所以脾因此被称为人体气血之源、后天之本。
脾具有控制血液在脉内循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即脾气对血的固摄作用。
当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液时,就会使血不循经,出现各种出血症,如月经过多、崩漏等。
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会直接导致形体容貌发生改变。
脾气虚,气血生化不足,无法上荣头面肌肤,人就会面色萎黄、皮肤下垂、法令纹重。
脾阳虚则会引起脾胃运化水液失常,使人容易出现眼睛肿、眼袋大、皮肤油腻、形体肥胖等,即所谓的「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大多数女性一生会经历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过程。
月经以血为基础,孕期以血养胎,分娩依赖气血化为产力,产后乳汁与血同源,均以血为用。
所以女性更应注重养脾,否则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问题,健康方面也会受到影响。
艾属纯阳,温中有补,加以灸法的温和热力,通过穴位经络的传导,对人体内在机能进行调节,达到调和气血、协调阴阳的目的。
女性常灸脾经穴位,如太白穴、三阴交、血海穴等,以及腹部任脉上的中脘穴、神阙穴、气海穴等,有助于健脾胃、养气血、润肌肤。
脾属土,《本草纲目》提到「土爱暖而喜芳香」,香气具有走窜之性,善化中焦湿浊、舒畅气机而健运脾胃。
所以中国自古就有点香、熏艾的习惯,在湿重的日子里,如端午节等,还会插艾草、沐兰汤、戴香囊,目的就是用芳香之气来醒脾化湿。
脾喜爱的是大自然的本草香气,其气清正,可辟除浊邪,早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就有「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避秽也」的论述。
点燃艾条施灸时,艾灸能够舒缓身心,鼓舞人体的正气,艾香还能悦脾醒脾,助脾化浊行气。
除艾灸外,使用艾草精油也可得芬芳清阳之气——精油是植物自带能量的精华所在,能够发挥植物的天然疗愈能力。
平时护肤或进行推拿、按摩时,在肌肤处涂抹上适量的艾艾贴艾草精油,纯净的蕲艾精油给肌肤温和养护的同时,悠悠艾香还有助于将脾从湿困的状态中「唤醒」,让它恢复健运。
气血是从五谷演化而来,养脾还可以通过饮食入手。
脾胃喜温恶寒,过食生冷寒凉食物、嗜食肥甘厚味、进餐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都会损伤脾胃。
《黄帝内经》中讲「以五色命脏……黄为脾」,又提到「五味所入……甘入脾」,可见色黄味甘的食物才是脾的最爱。
这类食物包括小米、玉米、黄豆等谷类,以及南瓜、红薯、香蕉、苹果等蔬果,适当多吃有益于养脾。
早上7点至11点是胃经和脾经当令的时候,早餐不妨多选择小米粥、南瓜包、蒸玉米、豆浆等,对脾胃具有更好的滋养作用。
从现在开始,
注重脾胃的保养,
让气血变得充盈,
保持容光焕发好状态~
*文章有效期至2024年6月1日
*文章转载来自 艾艾贴订阅号
*文章部分内容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本文如有侵犯了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告知即删;
*本资料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意味对此作出任何承诺;
*注:以上内容仅提供一种治证思路,供参考。
*本资料仅供内部学习资料,请勿做商业使用;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