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艾贴分享:脾虚百病生!这4个表现提示你该养脾了!健脾方法都在这
记住艾艾贴总代赵泽红网址:
自古以来,中医理论一直强调脾胃的重要性,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主生血、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并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虚不仅是“百病之源”,同时也是导致人体提前衰老的“元凶”,正所谓“脾虚的女人老得快”,脾虚不健、阳明脉衰会造成人体气血乏源,使之出现提前衰老的征象。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保持健康、延缓衰老,关键在于解决“脾虚”的问题。
只有脾胃健运,为人体源源不断地化生气血,生命才得以维持,皮肤才得以滋养,人才能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01
脾虚自检,你中了几点?
● 看脸色
在中医看来,脾对应的颜色是黄色,因此,面色晦暗发黄、长黄褐斑等都是脾虚的表现。
● 看眼睛
脾主运化,脾虚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异常,湿从内生,蓄于胞睑,所以脾虚的人,下眼袋会比较大,有一种疲倦的老态。
● 看口唇
脾胃不好的人嘴唇会发白、没有血色,容易干裂、脱皮。另外,中医里有“脾主涎”之说,如果睡觉总爱流口水,也多与脾虚有关。
● 看精神
一旦脾虚,人还容易出现精神疲惫、体倦乏力、食少乏味或食后胀气、四肢欠温、气短怕冷、形体肥胖等情况。
02
请停止这些伤脾行为
生活中脾虚的人很多,造成脾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候一些看似不经意的行为就会伤害到我们的脾。
◆ 贪凉饮冷
脾脏是非常害怕寒冷的,如果经常喝冷饮,容易损耗脾阳,对于本来就脾胃虚寒的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 饮食不节
饮食荤素不均、嗜食肥甘厚味、进餐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都会损伤脾胃,影响胃的受纳和脾的运化。
◆ 思虑太多
中医认为“思虑伤脾”,思则气结,气机运动枢纽转化运动不利,导致脾气不能通畅,久则伤脾。
◆ 久坐不动
久坐伤肉,而脾主肌肉,久坐者缺乏运动,肌肉失于濡养,脾运化的精微不能输布,聚而生痰,也会使脾脏功能受损。
03
三管齐下,养好脾胃防病抗衰
三管齐下,养好脾胃防病抗衰
一、推脾经加强经络疏通
足太阴脾经循行于腿部内侧,我们平时推脾经的时候,主要推小腿的脾经
第一步先找到脾经上的三阴交穴,其位于足内踝尖上3寸,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调动肝、脾、肾三经气血。
找到它之后,从三阴交开始,顺着骨缘推到阴陵泉穴,反复地推。
记住,推的时候,在小腿内侧贴着骨头的脾经巡行处,如果发现痛点或者有疙瘩的皮下阻塞,就表示该部位有瘀堵,要多揉按或敲打这些地方,加强刺激以通经散瘀。
养生小Tips:
①巳时(上午9点至11点)脾经旺,此时推脾经效果更好。
②两边脾经都要推,每边推10分钟。
二、黄色食物有助于养护脾胃
由于黄色食物在五行中与脾对应,所以平时适量多吃一些小米、黄豆、南瓜、马铃薯、玉米、蜂蜜、莲子等黄色食物,具有不错的健脾功效。这些食物可以做成玉米饼、南瓜小米山药粥、蜂蜜莲子羹等慢慢调养脾胃服用。
三、艾灸身体的“健脾开关”
人体上的阴陵泉、足三里、公孙穴,是调理脾胃的重要“开关”,经常艾灸能够调补脾胃、益气养血。穴位查询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艾灸阴陵泉穴,既可补益脾气运化利湿,又可清泻脾胃积热。
血海穴是脾经上补血养血、引血归经的穴位,灸之可以调配脾经气血,是调理妇科的常用穴位之一。
足三里是长寿大穴,也是健脾要穴,《外台秘要》有言:“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后天之气就是脾胃之气,艾灸足三里对脾胃能起到很好的保养作用。
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可以连通脾和胃,艾灸这个穴位,相当于调两条经络,可以疏导全身气血、改善脾胃不和的情况。
脾虚百病生,
若是脾胃出现问题,
要及时掌握调理之道,
以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文章有效期至2022年6月28日
*文章转载来自 艾艾贴订阅号
*文章部分内容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本文如有侵犯了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告知即删;
*本资料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意味对此作出任何承诺;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