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疝,为七疝之一,多见为一侧睾丸肿大,坚硬疼痛。本病多由素体虚弱,阴寒内盛,复感新寒,或湿热下注于任脉和足厥明经,致使经络气血凝滞而成。
各种企身性路染疾病(细流行性册原炎、担红热、市成机等),局部外街,化学性刺激等因素,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辨证施治]
本病临床辨证,常见有以下两型:
1.寒凝肝脉型
症状:一侧翠丸肿大, 按之坚硬,有压痛,有下坠感,伴有恶寒, 发热,舌者白腻, 脉弦迟或弦滑。
为主。治则:温经散寒。以取足既阴、足太阴、任脉和有关奇穴
处方:大敦、三阴交、神阙、三角灸、关元、阿是穴。随症加穴:①肿痛者,加冲门、交仪;②恶寒发热者,加风池、大椎;③胸闷气逆者,加内太冲。
灸法:
(1)艾炷隔葱灸:取葱白适量,捣如泥膏状,纳入脐窝,与脐平,上置艾炷灸之,每次施灸3~5壮,每日灸治1次,5次为1疗程。亦可上置艾卷灸之,每次施灸10~20分钟,谨防灼伤。
(2)艾炷隔附子灸:取白附子适量,研为细末,酒调如糊膏状,纳入脐窝(神阙),与脐平,上置艾炷灸之,每次施灸3~5壮,每日或隔日施灸1次,5次为1疗程。
(3)艾卷温和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1次,5~7次为1疗程。以灸至局部温热红润为度。
方义:本型为寒凝肝脉,导致气滞血瘀而成赛疝。故取足厥阴经之井穴大敦灸之以疏通肝脉、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取而灸之以疏调肝、脾、肾三经之经气而起温经散寒之功,三角灸是治疗疝气的经验效穴;取神阙灸之,以温中散寒3取关元灸之以温补下元。如此诸穴合用,标本兼顾,共奏温经散寒之效,则癀疝之疾自可痊愈。
2.湿热下注型
症状:突然率丸肿大,客痛,有下基感,伴有恶寒、发热、批。检在多见一侧阴豪红肿光化,零丸大,成坚便,齐明配族痛和触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苔薄黄或黄腻:
治则:清热利湿。以取足联阴、足太阴、足用明、足少明和任脉经穴为主。
处方:行间、中极、归来、阴陵泉、涌泉。
随症加穴:①畏寒发热者,加阳池、合谷;②舉丸肿痛者,加太冲、阿是穴。华佗。
灸法:①艾炷隔蒜灸:每穴灸3~5壮,或灸至蒜片呈黄色为度,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治1次,3~5次为1疗程。
(2)艾炷着肤灸:每穴灸3~5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治1次,7~10次为1疗程。
(3)蓖麻子仁敷灸:取蓖麻子仁(去皮) 10枚,捣如音状,嫩贴于涌泉穴,左侧患病贴于右侧穴位。右侧患病贴于左期穴位,上金铺纸或纱布,胶布固定即可,每日赖灸1~2次,年次敷贴12小时。
[注意事项]
1.灸法治疗睾丸炎有较好疗效。早期灸治能迅速痊愈,可使患者不至造成不育后果。
2.本病如继发于全身感染者,应注意同时治疗原发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