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又称“截肠”,现代称之为“直肠脱垂”。是指直肠、肛管和乙状结肠下段的粘膜层或全层肠壁脱出于肛门外的病症。
本病多由气虚下陷或湿热下注大肠所致。常见于年老体弱,产后或久病体虚,久痢久泄,或素患寿疾,便秘努挣太过,以及小儿经常啼哭,慢性咳嗽等, 致使直肠粘膜下层组织利肛门括约肌松弛,或直肠的发育缺陷及支持组织松弛无力而发病。临床多见于老人、小儿及妇女。
[病因病机]
1.多因久痢后大肠虚冷所致:《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云:“脱肛者, 肛门脱出也,多因久痢后大肠虚冷所为。肛门为大肠之候,大肠虚而伤于寒,痢而用气偃,其气下冲,则肛脱出,因谓脱肛也。”
2.有因虚寒,而肛门脱出:《丹溪心法.脱肛》云:“肺与大肠相表里,故肺脏蕴热,则肛门闭结;肺脏虚寒,则肛门脱出。”
3.有因劳倦房欲等致虚而发:《医学入门●脱肛》云:“劳倦房欲过度及产育用力,久痢久泻,小儿叫呼耗气,俱有此证,非虚如何?”
4,有因湿热而致“肛肿翻肛”:《医宗金鉴》云:“积热太盛,以致肛门外肿,大便艰难,努力翻出,脱肛不还。”
现代医学认为直肠脱垂与解剖位置的缺陷有关。如低骨前面弧度较平时,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作用,而且肠管的方向较垂直,这样肠管容易向会阴部下移和套入。这种情况在小儿身体未发育完全时多见。也有因先天性发育不全,年老久病,营养不良,神经麻痹等原因可使盆底部组织软弱而致直肠脱垂易于发生。也可由习惯性便秘,长期腹泻,排尿困难,多次分婉, 慢性咳嗽,重体力劳动等均可使腹内压增高,而导致直肠脱重。[辨证施治]
本病临床辨证有以下三型:
1.气虚下陷型
症状:便后直肠脱出于肛外,甚或咳嗽、喷嚏、行走、久立时直肠亦脱出,伴有肢体倦息,头晕心悸,气短声低,食少、便溏,舌淡而胖,有齿痕,脉弱。
治则:补气升阳。以取任脉、督脉、足阳明、足太阳经穴为主。
处方:百会、气海、神阙、次鶻、足三里。
随症加穴:①肺虚咳嗽者,加肺俞、太渊;②血虚者,加血海。
灸法:
( 1 )艾卷温和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灸治1
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天。
(2)艾卷雀啄灸:取穴、灸治时间及疗程同上法。
( 3)艾炷隔盐灸:令患者取仰卧位。取精白细盐适量,纳入脐中(神阙),与脐相平,上置艾炷灸之,每次灸5 ~10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5~7次为1疗程。
(4)蓖麻仁敷灸:取蓖麻仁(去皮) 7 ~10粒,捣如泥膏状,敷于百会穴,上盖 油纸或塑料布,敷料固定即可。每次敷灸3~4个小时,每日治疗1次。
方义:本型为气虚下陷,不能固摄,而致直肠滑脱不收。故取气海、神阙以补中益气;百会为督脉与三阳经的交会穴,灸之可以升阳固脱;取次惨以升提固摄直肠,取足三里以益牌胃,而充气血生化之源。如此诸穴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升提固摄之效,则脱肛之症定可向愈。
2.脾肾两虚型
症状:直肠滑脱不收,肛门常有下坠感,伴神疲乏力,动则气促、心悸,腰膝酸软,小便频数,夜乐多,大便干绪或渴下清稀,完谷不化,舌质淡,脉细弱。
治则:脾肾双补。以取足太阳、督脉经穴为主。处方:脾俞、肾俞、长强、白环俞。
随症加穴:①大便干结者,加天枢、太溪, ②泻下滑冷、完谷不化者,加关元,③直肠滑脱不收者,加接骨。
灸法:
(1)艾卷温和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天。
(2)艾炷隔姜灸:每穴灸5~7壮,艾注如半枣核大,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5~7天为1疗程。
方义:本型为虚劳日久脾肾气虚,关门失守致脱肛不收之候。故取脾俞、肾俞以健脾补肾,而培补先天与后天之根本;取长强、白环俞以收欽维系肛门之筋,使之开关有权;配天枢、太溪以增液行舟;配关元以补益元气,涩肠止泻。如此诸穴合用,标本兼治,则脱肛之症自可痊愈。
3. 湿热下注 型
症状:肛肠突垂于外,肿胀疼痛,灼热,伴身热面赤,口臭口干,胸脘痞闷,腹胀便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象濡数。
治则: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以取足太阳、足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
处方:大肠俞、次鶻、阴陵泉、行间、承山。
随症加穴:①肿胀疼痛者。加龟尾、会阳;②腹胀便结者,加天枢。
灸法:
(1)五倍子蒸气灸:取五倍子250克、白矾10克,煎沸后倒入盆内,坐于盆上用蒸气熏灸。待温洗患部,然后用手托入即可。每次便后熏洗或每日治疗1~2次。5次为1疗程。
(2)蓖麻仁敷灸:取蓖麻仁(去皮) 7~10粒,捣如泥状,敷于百会穴,上盖油纸或塑料布,敷料固定即可。每次敷灸3~4小时,每日治疗1次。
方义:本型为湿热下注,肛肠突垂于外之候。故取大肠俞以清泻阳明腑热,而调整大肠之功能;取次廖以消肿止痛;取阴陵泉、行间以清利湿热。足太阳之筋别别入于肛,故取其经穴承山以消散肛门之郁热。如此诸穴协用,共奏清热利湿,消壅祛浊之效,则脱肛之症庶可愈矣。
[注意事项]
1.灸 法治疗脱肛(直肠脱垂)有较好疗效。对于病程较长,脱垂较重的病例,应采取综合灸治法,如艾卷温 和灸配蒸气灸,或艾炷隔姜灸配合敷灸,则对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很有神益。2.脱肛一症,虽有虚实之分,但以虚证为多见。一般多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故治以补中益气、举陷升清为主。灸治本病的穴位虽多,但莫如长强之固脱,百会之升清,气海之益气有其卓效。因此,上述三穴,堪称为脱肛灸治处方穴位的“中流砥柱”。医者应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