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寒冬,手脚冰冷赶紧艾灸涌泉穴!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
——唐·李贺《十二月》
年终,腊月舞着雪花如期而至。
腊月,为农历十二月,
此时是一年之岁尾,正值寒冬。
民谚云:正是言之其冷。
这时候,很多人都已经手脚冰冷,着急把热水袋、热水饼、暖宝宝拿出来用了,但其实这些都是来自体外热量,而艾灸却能增强自己的产热,真正让你由内至外都“暖暖哒”!
中医认为,艾灸能使热气内注,从而温煦气血、透达经络,并且艾灸一些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能够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艾灸是自古以来的保健之术,冬季艾灸对于缓解肢体寒冷有很好的作用。
寒冬腊月,正逢最冷三九天,此时利用艾灸疗法的温热传导能发挥强大的活血、暖身的作用,调整全身的气血经络,对冬季常见病有很好的预防和调理之效,而且可以避免在春季生发时节,由于阳气不足而导致各种健康问题的复发。
根据“寒头”的原则,足部阴气较重,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因为足部离心脏最远,供应热量本来就有所不足,足又直接与地面接触,散热也就最快,故应特别注意保暖。
经常艾灸足三里穴和涌泉穴,是驱寒保暖的重要手段。冬天只要保证两足温暖,全身也就暖和舒适而无怕冷之感。这样既有利于防病,也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穴是被人们所公认的保健大穴,更是抗衰有效穴位,经常艾灸,不仅可以有效保暖,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也大有裨益。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中的一个重要穴位,也是反射医学中肾脏在脚部的“反射区”。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艾灸涌泉穴,能补精强肾、健体消疾,而且肾脏功能强壮后,对其它脏腑器官亦有保健作用,故应冬季艾灸涌泉穴好处多多。
除此以外,随着天气渐冷,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问题。因此,冬季养生特别要养护好自己的胃部,特别要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
冲阳穴是胃经的原穴,专门管理胃。冲阳穴在脚背的最高处,用手按着会感觉到动脉的搏动。当出现消化不良、胃胀、腹泻等问题时,可以用艾灸冲阳穴的方法补胃,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