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艾贴 - 首页艾艾贴代理价格 - 前海艾艾贴代理 - 全网正品保障

欢迎访问深圳前海艾艾贴网站!(https://www.158aiaitie.com)

【艾灸知识】艾灸疗法的历史

2020-02-06 03:21:22分类:艾灸知识 阅读:1085
艾灸不是某个人发明的,而是被发现的。艾灸的起源是在人类掌握了用火方法之后才诞生的。
 
人类用火:大约在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就已经开始用火了。
 
陕西蓝田人,在100万年前就有用火的痕迹。
 
北京周口店人,在50万年前就已经掌握了用火的方法,并且能保管火种。
 
在古代书籍《庄子》里记载:“木与木相摩则燃”。


 
在《绎史:大古第一》里记载:“燧sui人钻zuān木取火,炮pao生为熟,教人熟食”。
 
在西晋《博物志》里记载:“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








 
从这些记载里可以看到,古人在远古时代已经掌握了用火和起火的方法,在远古时期人们从钻木取火,以冰取火中逐渐获得了启示,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
 
火的发现对于古人来说太重要了!火的掌握既可使人类躲避猛兽的侵袭,又可以熟食,还可以抵御严寒酷冬的恶劣气候。
 
灸的发明就是古人用火时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古人发现身体某一部位的病痛在受到火的灼烤以后,疼痛缓解,非常舒适,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病痛的部位。
 
于是就发明了灸治疗法,早期的古人是用树木的火燃着后烧灼患处,达到祛除寒邪,解除痛苦的目的。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原始社会的人是用树木的火,来作为灸疗的。
 
但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古人发现用树木的火来灸疗,不仅疗效差,而且对人体还有一点伤害。
 
所以慢慢的他们对灸火的材料有所选择,古人认为有八木不宜作为灸火,分别是:松、柏、竹、橘、榆(Yu)、枳(zhǐ)、桑、枣。这八种木火不宜作为灸疗的原材料。
 
所以在古书籍《黄帝明堂灸经》就有这样的记载,“古来用火灸病,忌八般木火,切宜避之....有火珠耀日,以艾承之,遂得火出,此火灸病为良,凡人卒zu难备矣”。
 
《针灸资生经》 引《下经》里记载
:“古来灸病,忌松、柏、枳(zhǐ)、橘、榆、枣、桑、竹八木,切宜避之”。
 
从这些古代记载来看,古人已经充分认识到,用其它树木来做灸疗,不仅疗效差,而且对人体会产生伤害,所以古人慢慢认识到用艾叶作为灸疗的原材料不仅疗效好,而且对人体没有任何的伤害,艾灸疗法就此诞生。
 
艾灸历史发展有以下重要的节点:
远古时期起源—商朝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时期—三国时期—晋朝时期—唐朝时期—宋朝时期—明朝时期—衰落于清朝——复兴于现代
 
艾灸在商朝时期:
据已有的文字记载可以知道,灸法在商朝时期就已应用治疗疾病了,在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有这样一个字:形象为一个人躺在床上,腹部安放着一撮草,很像用艾灸治病的示意。
 
艾灸在春秋战国时期:
在战国时期,《孟子》中记载的:“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说明在这个时期,艾灸疗法已经是非常普及"了。七年之病, 是指疑难杂症,这段话的意思指各种疑难杂症必须用艾灸疗法来治疗,要用陈艾三年之艾来治疗,从这个记载中可以看出,艾灸疗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颇为流行。
 
艾灸在先秦时期:
艾灸疗法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1973年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指出经脉循行部位、所主疾病及其灸治所宜等首次记载灸疗的医学典藉,提到的各种经脉病证以及心痛、癃、癫狂、咳血、耳聋、噎(ye)等急难病证,均可采取灸疗。在同时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也记载有艾灸疗法。

《黄帝内经》成书以前,灸疗不但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基础理论,而且也有了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
 
《黄帝内经》还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说明灸法的适应症很广,而且治疗是非常显著的。
 
在该书中:还有:“其治以针艾”的记载,说明在《黄帝内经》成书前,针石和艾灸结合应用治疗多种疾病已经很盛行,“艾”在此时已作为“灸”的代名词了。
 
艾灸在三国时期:
三国曹操之孙曹翕xī编写了《曹氏灸方》,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灸疗专著,总结了秦汉以来艾灸的经验。记载施灸孔穴增多,施灸的禁忌也较以前的书籍更具体,并申明禁灸原因。
 
艾灸在晋朝时期:
晋朝时期,葛洪编写的《肘zhǒu 后备急方》里记载对传染病,以及急救等也注重用灸疗。该书有针灸医方109条,其中灸方竟占90余条,并对艾灸的作用、效果、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都有较全面的记载。
 
葛洪的妻子鲍姑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疗家,她医术精良,擅长灸疗。她用艾灸治皮肤赘肉,是最早用艾灸疗法来美容的灸疗师。
 
艾灸在唐朝时期:
在唐朝时期,灸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专职的灸疗师,唐代诗人韩愈在他的作品《谴qiǎn疟nüè鬼》这首诗中记载有,“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的描述,可见,在唐代已有
灸师这一专业职称了。
 
孙思邈编写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都记载了大量的艾灸疗法,他对艾灸疗法有非常独到的认识,注重灸量,施灸的壮数多至几百壮。
 
孙思邈本人也是艾灸疗法的倡导者和使用者,他从小体弱多病,自己就长期使用艾灸疗法为自己治疗并养生保健,他常年艾火遍身烧,到了93岁的时候,仍然身体轻健,耳聪目明。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是孙思邈传下来的养生秘方,他活到了103岁,他总结的健康长寿的经验是要经常艾灸足三里穴位,这个经验至今仍被中医专家和中医爱好者们视为金玉良言,常灸足三里,保证好身体。
 
艾灸在宋朝时期:
在宋朝时期更加重视灸疗的作用,灸法在宋代皇宫中得到宠遇,据《宋史》记载,宋朝太祖赵匡胤,在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也就是宋太宗生病后,亲自为弟弟艾灸,调理身体,在艾灸过程中,因为正邪相搏,赵光义痛得喊出声来。心疼弟弟的赵匡胤,也往自己的身体艾灸,希望能够分担弟弟的痛苦,他们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留下“灼艾分痛”的一段佳话。
 
北宋的一代文豪欧阳修,在长子欧阳发生病的时候,也选择用艾灸的方法为他调理,《灼艾帖》中就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一过程。到现在,《灼艾帖》依然保存得比较完整,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馆里面。
 
南宋的著名画家李唐,流传下一副《灸艾图》,内容是一位医者,正在为人施灸,也许因为被灸人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需要另外三人帮着按住被灸人,避免他乱动。从整个画面来看,当时的艾灸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施灸后,还有相应的其他手法,巩固艾灸的效果。
 
欧阳修的《灼艾贴》,李唐的《艾灸图》等都证实了艾灸在宋代的应用非常广泛。
 
艾灸在明朝时期:
明朝时期是我国灸疗的全盛时期,明代医学家李言闻,他是李时珍的父亲,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还专门写过《蕲艾传》。
 
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艾灸是充分肯定的,李时珍称艾叶“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
 
在明代上至皇家宫廷、下到普通百姓,都十分喜好艾灸,几乎人人都认可这种既能防病治病、又可养生保健的医疗方法。

艾灸衰落于——清朝
清朝大夫认为针灸,艾灸时需宽衣解带,赤身露体,有伤大雅,非奉君之所宜。所以在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公然下令,取消在太医院里的针灸科。尽管如此,可是灸法在民间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所以流传不绝。
 
甚至在民国时期1929年,中医被下令要取消禁止使用,在此时期内中医几乎陷入绝境,当时,中医界有志之士,都奋起抗议,保护国粹。

艾灸在近代
解放后,党和毛主席非常关心人民的保健事业,竭力号召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中医艾灸才得到空前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医疗机构蓬勃兴起,从村保健站、乡卫生院、县、市、省直至中央各级医疗机构都有采用针灸,艾灸疗法。
 
艾灸在现代
艾灸疗法在现代得到了重视,各地各级中医院开设了灸疗科,全国以及各省市都先后开展了灸法应用的研究工作,大部分中医学院还专设了灸疗专业。
 
现在,艾灸疗法不仅仅是在医疗单位广泛应用,也被广大家所接受,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形成了一股艾灸的热潮,艾灸疗法不仅十分普及,而且还有很多艾灸疗法培训学校在培训艾灸人才。
 
不仅传统的艾灸疗法得到推广,还有不少的成果是在传统艾灸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新型灸材,新型器械灸法等,比如:前海艾艾贴。前海艾艾贴为推动艾灸疗法的现代应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艾灸历史源远流长,纵观艾灸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里程,第一个是传统艾灸,第二个是现代艾灸,不论是传统艾灸还是现代艾灸都有各自的特点、优势。
 
传统艾灸很多时候是需要专业人士来灸的,而且一般情况很难买到纯度高的艾绒。
 
“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做艾灸。但是现实生活中因为缺少一款简单方便的器具,艾灸一直无法普及。
 
所以我们研发出了前海艾艾贴,让一款小小的艾灸器,成为新时代艾灸的符号,古法养生的理念以一种新的姿态融入了时代,深圳前海艾艾贴是未来艾灸发展的重要方向。
深圳前海艾艾贴总代理 授权总代:赵泽红 微信号:18823198636

【艾灸知识】艾烟的作用

【艾灸知识】不同种类的艾灸疗法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关注我们

    中国石斛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