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艾贴的作用-手足口病来势汹汹,有这份指南,就不用再担惊受怕
请记住艾艾贴总代赵泽红的网址:
///
每年这个时候,很多家长都会为孩子“嘴巴长泡、手上起疹”而发愁,全因“手足口病”来势汹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多发生于6岁以下的婴幼儿,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

中医没有手足口病的记载,但根据其发病的季节性、传染性及有卫气营血传变规律等特点,可归属中医“疱疹”“温病”等范畴。
手足口病发病先发热,然后在口颊、手足等部位出现皮疹,且皮疹呈水泡状,可伴有头痛、咳嗽、流涕、口痛、恶心、呕吐等症,这是典型的外感时邪、内蕴湿热导致的疾病。
发现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长们也不要慌张,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通常来说轻度和部分症状较轻的中度的手足口病,如果通过正确护理,一两周的时间症状就会好转了。
护理方面,主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 退热
由于邪伤肺卫,患病初期患儿会表现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因此在早期护理上应以退热、解表为主。
艾灸本身就具有解毒清热、化湿透邪的作用,这时家长们可为孩子艾灸大椎穴、肺俞穴、天枢穴,帮助减轻不适。
大椎穴为“三阳督脉之会”,灸之能通阳解表、退热镇静;
艾灸肺俞穴能调理肺脏功能、清泻肺热,改善咳嗽、流涕等症;
天枢穴属胃经,同时是大肠募穴,艾灸此穴可增强通便泄热的作用。
● 皮肤病变的护理
首先应该给孩子换上宽松、柔软的衣服,勤剪指甲,尽量避免摩擦水疱。
皮肤长了疱疹的地方,不可用手抓挠,也不能用针挑破,应由其自行消退,以免继发感染。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脾胃积热,湿热壅盛,则外及四末而为手足丘疱疹。
所以,针对皮疹问题还需要健脾化湿,不妨给孩子多艾灸腹部的神阙穴,以调理中焦脾胃,使脾胃功能运化如常,有助于病情的改善和恢复。
● 饮食
孩子口腔里长了疱疹,会因为疼痛而进食困难,此时食物应以温凉、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主,忌生冷、辛辣、油腻、坚硬食物。
家长也可以做一些食疗,例如三豆饮:取黄豆、黑豆、绿豆各15g,加水煲至豆子软烂,放温后只喝汤不吃豆。

这个方子里,黄豆补脾,黑豆补肾,绿豆清热,这三种豆类合用,既补了正气,又祛了邪气,对于手足口病的辅助调理有一定的作用。
● 消毒隔离
患病期间,家长要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同时要注意室内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并做好家居消毒。
需要强调的是,手足口病毒具有传染性,所以从发现症状开始就要居家隔离,痊愈后最好在家继续隔离一周(从发病开始算至少2周),以防传染给别人。
以上就是手足口病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各位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也祝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文章转载来自 艾艾贴订阅号
*文章部分内容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尽快删除处理,感谢!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